
日前,重慶市話劇院正式發布消息,其下屬的“重慶兒童藝術劇團”正式更名為“重慶兒童藝術劇院”,將以拾樓戲劇空間為核心,打造融兒童劇觀賞、戲劇研學、戲劇文創、戲劇體驗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專業兒童戲劇孵化和創作演出平臺,進而實現從名稱的變化到品質的蝶變和發展的升級。當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不禁想起幾個月前觀看兒童劇《“小溜溜”溜了》時的情景。

那是一個工作日下午,臨近下班,我約請同事們一起去觀看兒童劇?!澳阋タ磧和瘎??兒童劇有什么可看的?”滿耳充斥著同事們的質疑聲,我匆匆踏上了趕往重慶大劇院的路程。我此行的目的是受邀觀看由重慶市話劇院排演的兒童劇《“小溜溜”溜了》,該劇改編自葉永烈先生的同名長篇童話作品。雖然原著聲名在外,口碑甚好,已然成為業界IP,但成年人去觀看兒童劇,是不是在浪費時間、空耗生命?我心中還是難免有些忐忑。幸運的是,全場70分鐘“無尿點”的精彩演繹,徹底擊碎了我的偏見和同事們的擔憂。

“小溜溜”是溫州方言對小孩兒的昵稱。在劇中,渴望父母陪伴的小溜溜和郵遞員叔叔一起,先后“溜”到了膽小國、玩耍國、隨便國、懶人國,郵票是他們唯一的旅行交通工具,只要把郵票往腦門上一貼,便可以飛渡山河,穿梭時空。在充滿魔幻色彩的“奇葩”國度里,小溜溜遭遇了驚奇冒險,收獲了真誠友誼,也認識到了親情的可貴。危急時刻,小溜溜猛然驚醒,其實媽媽和爸爸就陪伴在身邊,原來只是大夢一場。醒來之后的小溜溜,從以前的怯懦、邋遢、貪玩,變得勇敢、勤勞、上進,我們在劇中,不僅看到了小溜溜的頑皮和淘氣,更看到了小溜溜的進步和成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飾演小溜溜的重慶市話劇院青年女演員袁平康,她在劇中克服性別和年齡的障礙,展現出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把七歲小男孩小溜溜的聰明伶俐、古靈精怪刻畫得活靈活現、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充滿童趣的舞臺呈現為全劇增色添彩。

據演出主辦方對外宣稱,該劇想表達的主題是“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我看來,這是創作團隊針對成年觀眾群體對該劇作出的主旨提煉和內涵升華。作為該劇主要“目標客戶”的小朋友們,能和父母一起走進劇院,共享親子互動的美好時光,激發探索未知的熱情和好奇,才是這部劇對于小觀眾們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從現場觀眾的反饋來看,這樣的效果已然達到,演出期間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歡呼和散場后久久不愿離去的人群就是最好的證明。

近年來,重慶市話劇院陸續創作推出《三只小豬》《兔子與槍》《白雪公主》《賣火柴的小女孩》《魔法拼圖》等優秀兒童劇目,既“叫好”又“叫座”,廣受各界好評?!丁靶×锪铩绷锪恕匪〉玫某晒Σ皇桥既?,而是重慶市話劇院多年深耕厚植兒童劇市場結出的累累碩果。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全國兒童劇演出總場次1.32萬場,票房收入12.01億元,平均票價127元。從數據分析來看,當下的兒童劇演出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前文提及的重慶市話劇院下屬“重慶兒童藝術劇團”更名為“重慶兒童藝術劇院”,就是他們及時研判新時代兒童劇市場的發展趨勢,主動涉足演藝市場“藍?!?,搶抓兒童劇市場發展機遇的積極實踐和有益探索。

兒童劇,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為兒童而創作的戲劇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戲劇,兒童劇從題材內容和表現形式上都要求契合兒童群體的心理特征和審美訴求,必須充滿童心、童真、童趣和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具有強烈的代入感和體驗感,以此激發小觀眾們的共情和共鳴。當然,兒童劇雖然是為兒童而創作,但并不代表可以放棄思想的熏陶和價值的引領。相反,處于思維萌芽期的兒童更需要正確價值觀的主動介入。因此,有業界專家將兒童劇稱為“有方向性地胡鬧”“有預謀地游戲”。在寓教于樂、潛移默化之間灌注思想情感,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用舞臺藝術的力量幫助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圩樱@是兒童劇創作者們肩負的文化責任。
從創作實踐來看,兒童劇的創作也并非“小兒科”,其思想內容更需貼近兒童的內心世界,劇情設計更為靈動鮮活,給創作者的講述能力和構思水平帶來新的考驗。同時,“小手牽大手”的家庭組合式觀演是兒童劇特有的觀賞模式,這就意味著兒童劇不僅要吸引小觀眾們的眼球,還要經受家長們的挑剔眼光。所以,完全忽略思想內涵和情感滲透,制作粗放、內容粗糙、效果粗鄙,以“哄孩子玩”為目的兒童劇難以經久不衰,長演長新。

做大做強兒童劇演藝市場,還需要創新探索“兒童劇+”的模式,延展產業鏈條,既重視戲劇本體,也適度開發“兒童劇+親子研學”“兒童劇+網絡手游”“兒童劇+公仔玩具”等周邊衍生產品,這有利于兒童劇市場的循環發展,促使創作者推出情節有趣、舞臺絢麗、主題積極勵志的優秀兒童舞臺劇目,以此帶動周邊產品的開發利用。當舞臺劇具有足夠的人氣和熱度時,就能保證周邊衍生產品的市場收益,最終形成臺前和幕后的良性互動。
總之,在當前教育“雙減”的時代背景下,兒童劇的創作演出如何與新時代的藝術素質教育相結合,原創劇目的創排如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兒童劇的創作理念、運營模式如何適應市場需求,諸如此類的問題給從業者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和施展才華的舞臺。面對新時代新征程,兒童劇的繁榮發展需要從業者的傾情付出和社會各界的關愛呵護。唯有如此,兒童劇這個“小溜溜”才能茁壯成長,才會多溜一會兒,并持續溜下去,溜向更加美好的遠方和未來。
(作者: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