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的詩詞?】重慶母城、美麗渝中(二)
2023-12-27 22:20:42 來源:重慶文藝網

開欄語:

為深入展示和挖掘長江詩詞文化,助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江詩詞文化傳播項目已于近日正式啟動,旨在保護和傳承發揚詩詞文化。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詩意共遠方。重慶文藝網、華龍網集團文化藝術中心聯合重慶市詩詞學會推出長江詩詞文化傳播策劃欄目《文旅中的詩詞》,讓我們跟隨詩詞的腳步,走進大美重慶。

 

今日,讓我們走進“重慶母城、美麗渝中”。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一說出生于西域碎葉。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

【出處】

《李太白集分類補註-唐-李白》卷八

注釋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

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倒影。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源出四川蘆山,流經樂山匯入岷江。

夜:今夜。

發:出發。

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犍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下:順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縣,今重慶一帶。

【賞析】

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這一首詩以山月起興,以影入江流為順應下來的景物。在寫道夜晚出發,從清溪向三峽,在思念中戀戀不舍離開故園故人。化影于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不見傷懷,唯有淡思,充滿對虔誠的憧憬與向往,韻味無窮。詩中有五個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這幾個地點與詩人的行程相關,又順流而下,而且有“月”“江”“影”這些軟的虛的景物相容相協,所以絕不顯得生呆板,反而使思鄉思人之情遍布全篇,一路順暢,使夜行之景顯得詩情畫意,意興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