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秋月隨筆:涼風有信
2024-10-04 15:30:22 來源:重慶文藝網

文/ 秋月(肖明葵 王繼秋) 攝影/梁卓穎

山里散落著一間間黃泥屋,草樹很深,房子和陽光很暖人,像畫在山林里,有光,暖暖的那種,會亮了每個過路人的眼。

我生在山里,養在山里,山里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還有這黃泥巴建的房子,太熟悉,她們都住進了我的生命。若是說揮不去的記憶,則太淺;不若說,刻進了歲月的風里、生命的骨子里,都不會嫌深。

我走出了大山,已經很多年;我離開了土房子,也已很多年。但大山的云朵、花香、鳥語、莊稼地里干活的鄉親,還在那里;土房子的冬暖夏涼,外公抽的旱煙袋、外婆釀的客家酒釀,房前曬谷場上的金色稻谷、火紅辣椒,還在那里。不在那里的,是背井離鄉,他鄉漂泊的我。我的鄉愁,像秋天的葉子,在秋風中,落了一地。

微信圖片_20241004153103

老家,是歲月里的,歲月在做著夢。夢里的陽光很軟,月光很涼,雞鴨擠在門口,曬著太陽,曬著月光。這也難怪,秋天了,秋天的夢,會有些闌珊,有些惆悵,老照片一樣,一張張的,看著,顏色發黃,還有些荒涼。

外公家的老房子,盡管已經殘敗不堪,但依舊立于山頭上,一臉滄桑地守望。她在守望什么?她在守望她的主人,我的外公回家。可外公走了,離開這個世界很多年了,去了另一??不知道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老房子可不管,她要一直等下去,就像我孤苦伶仃的外婆,風燭殘年的她,依然守著這房子,風燭殘年地等,等到她也走了,卻把悲傷留給了老房子。想到這,我哭了。

微信圖片_20241004153111

老家,再也熟悉不過的地方,土墻烏瓦的老房子,似歲月的鳥在人間筑的巢,隱于山林,從泥土中來,又往泥土歸去,就像山里的人與生靈,是有溫度的生命。這不像城市的高樓,它是給外星人住的,懸在半空中,冷冰冰的,一點兒也不接地氣,即使霓虹燈醉眼,我也??喜歡。

這次沒有回老家,因為老家已經回不去了。瓦頂松垮,墻垣塌落,一片頹敗。我怕見到了,忍不住要哭。

這是鄉下,外公的老家,我住過,住出了感情,也便成了我的老家。我放心不下,但也無法挽救它。只能任由風吹雨打,人去樓空,每每想起,無限悲傷。

微信圖片_20241004153122

喜歡農村,農村的空氣好,吃的瓜果蔬菜是原生態的,住的房子也有天有地。雖然我出生在農村,那時候鄉下窮,也落后,可我一點兒也不覺得,餓了,山上的野果可以摘來吃,渴了,山邊的泉水捧起來就喝,田里的地瓜、苞谷,隨便也可以扒來吃,沒有人會罵我。我喜歡這無憂無慮的生活,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山里的人、動物、植物,都很友好、和善、勤勞。農夫荷著鋤,趕著水牛,東邊種稻,南山鋤草,村婦系著圍兜升起灶火,炊煙裊裊;野菊花開滿山坡、田間、野陌,非常的勤??賣力,風都過來討好,拉著她跳舞;野鴿子藏在林間、草叢,整天“布谷、布谷”的叫,連云朵都不敢停,一個勁趕著牛羊跑;水里的魚、菜地里的雞,水塘里的鴨鵝,數著自己的鱗,梳著自己的羽毛,曾經的龍鳳,看著貓爬墻,燕飛梁,狗吠叫,心里哈哈笑。

只要有鄉下,農村的天地那么廣闊,農村的時光那么的年少,就算我離開了,走得再遠,我和她們都不會老的。

微信圖片_20241004153149

瓦片一層一層的,平鋪成光陰的席子。風愛在上面奔跑,雨愛在上面嬉鬧,只有陽光怕她冷,月光怕她受傷,給她一件黃金甲、月紗帳。

泥磚一層一層的,砌成了光陰的房子。她把風雪擋在外面,雨水擋在外面,還把歲月擋在外面。她披著太陽的黃金甲,披著月光的雪斗篷,舉著天公地母專門打造的偃月刀,要護我長大,佑我平安。

微信圖片_20241004153119

天漏了,會下雨;房子漏了,會來月光; 如果心漏了,思緒會飛回家鄉。

房頂開著一扇天窗,天很藍,云很白,陽光很金亮。

我就站在天窗下,任風拉著我長大,任云拉著我闖蕩,太陽拉著我堅強。

驀然回首,我發現,我的世界空蕩蕩。

微信圖片_20241004153229

有些東西,不止適合懷舊,還適合追憶。但凡懷舊的,可能已經沒了,消失不見了;而追憶的東西,有可能在,但有可能變了樣。我力圖去把過去說清楚,但確實很難,過去和現在從來不是涇渭分明,可以割裂斷的。這就像老家的土房子,哪怕倒垮了、廢棄了,也有可能哪一天夷為平地了,建起了新樓房,但她還會一直在,只要住過這房子的人在,只要有過一張關于她的照片或一段視頻在,只要有過一段關于她的一篇文字或者一支歌曲在,只要沒有被人忘記,她也便就在。我們都是從過去而來,從過去的歲月、過去的地方而來,過去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源,是我們的歷史,即便過去已成塵土,但過去曾經屹立過、輝煌過,值得每一個人去致敬!

微信圖片_20241004153705

作者:肖明葵、王繼秋,秋月詩社社長、當代中國實力派詩人、詞人、電影人、音樂人組合,合署筆名秋月,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四大名園之中國余蔭山房文化顧問、廣東省朗誦協會文學顧問,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首席詩歌專家評委,廣州市海珠區春蕾實驗小學名譽校長。利用業余時間創作詩歌過萬首,歌詞數百首,攝制微電影數十部,創作制作發行歌曲近百首,多首作品獲國家級、國際級大獎,其中創作的歌曲《飛越夢想》海選為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唯一主題曲,創作的《世界沒有距離》海選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司歌,創作攝制的微電影《路》《那年那月》《一朵小花》《偉大的七月》《過年啰》《祝福你,親愛的中國》《都香都香》《黨旗飄揚》分別獲中央企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等獎、優秀獎、亞洲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國際微電影藝術節優秀攝影獎、最佳品牌作品獎、好作品獎、優秀旅游作品獎、第五屆中國濰坊金風箏國際微電影藝術家十佳音樂微電影、十優微電影;為湖南廣播電視臺大型紀錄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創作、制作片尾曲《美麗的田野》,該片獲第32屆中國新聞獎典型報道一等獎;歌曲《謝謝爸媽》獲全球華人孝親獎歌曲大賽佳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