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秋月(肖明葵 王繼秋)
攝/姜連貴 歐陽康 妮妮 潘奮 忍冬 林應 林清
山抹微云,天接瓊草。風吹山外樓,水流山里頭。山里山外的樹,如這云朵,一片碧悠。風不問你何時來,云不問我何時走,山中的花寂寂地開,山里的水靜靜地流,無憂無愁地過著自己的日子,我也曾想過。但身在塵世,盡管也想淡泊名利,但為了生活,卻只能無可奈何,去赴那一更更煙火。

生命詩意的棲居,是需要一片山水的。開門見山,推窗有水,這是中國人骨子里的詩情畫意,傳承了幾千年的好東西,這讓身處繁華都市里的人,夢里都在尋覓。人這大地的精靈,來之于山水,歸之于山水,天地人合一,合的就在山水,就在一顆云水之心。

山的脊線,樹的剪影,都是困了要睡的樣子。怎么從山后飛出漫天的火燒云,把天空燒得旺旺的,像喝醉了酒,做著輝煌燦爛的夢。夢里夢外,遼闊得不行,安靜得要命,可以聽見日月山川、大地天空跳動的心,怦怦的,風都停了,不敢動。

那創世紀的云,從火星滾滾洶涌而來,噴著火焰,潮水般壓在頭頂。天空像口巨大的煉鋼爐,煮沸了一鍋的赤鐵水,真擔心它會滔滔不絕地噴流下來。山川樹木披上了青銅甲胄,虎賁軍一般,嚴陣以待。這天濤霞海吹來的一瞬,時間凝固,我不走,你也不走,一起凝固成灰色的雕塑,鑲在那晚霞流滿的天幕。

流花湖有一片海,黃昏送的,落日送的、晚霞送的。黃昏送的樓臺,滿是霜月;落日送的湖澤,滿是煙草;晚霞送的流光,滿是燈火。我什么也沒送,送了一個驚嘆號!那是斜陽草陌畫下我一個長長的影子。

白水清淺,鵝影如剪。是光不見我,還是我不見光。秋色亂點,枯枝橫斜,是秋枯干了枝,還是枝枯干了秋。我看都不是。白水寨上吹秋風,秋風寨里白水流,我有一個朋友叫忍冬。是忍著過完冬,等去春天里,還是冬天忍著香,有蠟梅幾樹。

白如蓮,也香如蓮;淡如煙,也清如煙。清清白白的歲月,屬于少年,也屬于今天。清清淡淡的日子,不分季節,最好是今天。清清香香的光陰,屬于花兒,也屬于你我的今天。
小如菊,大如蓮。心若似菊,心也生蓮。喜歡蓮的清,喜歡菊的淡。喜歡蓮的清香,幽幽的、綿綿的,飄入人的魂,魂都是香的;喜歡菊的清香,煙一般,一絲絲、一縷縷的,會攝了人的魄,熏得人的肉身都香的。

菊是君子,歲寒三友就有他,品性高潔,若再精進修煉,則若蓮。蓮是仙子,仙風道骨,荷花仙姑是她,合和二仙是她。
院中康熙的鼎里種了蓮,季季開花,一池蓮花上是滴水觀音,她們本是仙界的,天天陪著我,哪一天,我也會成仙的。
堂中瓷板畫上的歲寒三友,早年淘來的,說是傅堯笙的手筆,那大筆觸的秋菊,大朵大朵的,一臉的傲霜斗雪,性孤高冷,像極了君子的風骨。我看著她,她是菊,菊又是我,分不清是畫還是花還是我了。

這紅得像血的葉子,叫楓葉。秋風一起,像只只小手,在風中拍掌。這小手,是娃娃魚的,所以這掌聲,如泉水響,嘩嘩的。不知道北方的人,為什么一看見楓葉飄紅,就會想到相思,還要寄千里。許是秋天到了,大雁想家了,萬里斷鴻,聲聲泣成血,染紅了秋楓。這人也如候鳥,南來北往的,異鄉漂泊,這秋越深,風越深,思念也越深;這霜打的思念,像霜打的楓葉,片片飛揚,似秋水長天落霞齊飛的鴻雁,讓人看見,生無限落寞荒涼之感,生無限思鄉悵惆之情了。

陽臺上的太陽花開了,白的、紅的、黃的、粉的,開在廣州七星崗上的半天空,開在涼爽的秋風中。看著五顏六色的花兒,有種姹紫嫣紅四月天的感覺,讓人如沐春光,忽然覺得這南方的人間如此美好,住在這里真是幸運,生活在這里真是幸福。
這是學生林清家里養的花,他太太李珍女士種的。一早發給我,透過手機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倆口子曬來的幸福。讓我羨慕得不得了。
林清是梅州的客家人,廣東平遠那山里的。我呢,則是南康的客家人,江西贛南大山里的。兩家不遠,中間隔著一座五嶺,等哪天贛粵大運河修通,我放一葉扁舟,上午一點水,下午一支煙,就可以從我家到他家門口,隨隨便便串個門,而不用騎著小毛驢,在崎嶇山路走上半年,走時映山紅滿山,到時滿山楓葉已飄紅。
客家人崇文尚武、崇師重教、崇忠重孝,是極注重家風的。骨子里是中國人的忠誠、勤勞、孝道、好學、善良,還有熱愛生活,所以,同一種信仰活著、同一個頻道走著,既是師生,又是同事;既能好友,又可知心,可以說,學生林清是我的知遇知己。他知道我難,工作上給了很大的支持,也知我一個人沒人照顧,生活也是極力照顧,時不時和他太太李珍煮飯給我吃,讓我非常感動。又如今天,家里陽臺上的花兒開了,他還迫不及待與我分享他的喜悅,讓我潮水般感動。
這花,學名太陽花,老家人叫她日日紅,會開各種顏色的花,一年四季都開,而且種在哪兒都開,不挑土壤,不論環境,只要有陽光都開得非常好看。林清假裝向我科普,其實,我知道他是在安慰我,勉勵我。他知道,我的名字,明葵,就是向陽的花,他希望我無論日子再苦、再艱難,也會開出美麗的花兒,而且年年開,日日艷;月月開,日日紅。
記得林清對我說過,你心里有光,每次見你笑,就有燦爛的陽光,暖人。你的文筆下,也是有朵朵的陽光、朵朵的太陽花,讓人喜歡。
謝謝林清,還有他的太太李珍女士。

青花瓷里一枝紅豆,相思的種子隨風落入骨。這風,是清雅的,清清雅雅的,風里的青花,開自宋元,過明清,到今朝,已千年,從未謝落。這相思豆,是火紅的,血一般奪目,在風中是跳動的顆顆丹心,從唐宋,過元清,到天明,已過千載,殷殷的如血沁入了骨。
就這么一瓷,雅得醉了風。
就這么一抹紅,相思得入了骨。
我想起,巴山蜀水邊,有這么一位知心朋友,名叫姜連貴的老師,挺風雅的、挺讓我思念的那位。他照片拍得極好,一花一草、一山一水,只要入了他的眼,就沒有不美的。我挺佩服他,有一雙發現美、并能捕捉最美一瞬的眼睛,他拍的美照,哪怕是一靜物,也有生命的靈動,令人驚艷,嘆為觀止。而他對美的追求與造詣,成為我文學音樂創作的圖騰。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姜老師若是會喝酒,下次見了他,勢必要和他千杯不醉,以解相思之苦。我要感謝他,走在江湖夜雨中,我曾是迷途之人,人海如夜,我夜海里苦浮沉,而他提著一盞馬燈,在風雨中,引我前行。

作者:肖明葵、王繼秋,秋月詩社社長、當代中國實力派詩人、詞人、電影人、音樂人組合,合署筆名秋月,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四大名園之中國余蔭山房文化顧問、廣東省朗誦協會文學顧問,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首席詩歌專家評委,廣州市海珠區春蕾實驗小學名譽校長。利用業余時間創作詩歌過萬首,歌詞數百首,攝制微電影數十部,創作制作發行歌曲近百首,多首作品獲國家級、國際級大獎,其中創作的歌曲《飛越夢想》海選為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唯一主題曲,創作的《世界沒有距離》海選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司歌,創作攝制的微電影《路》《那年那月》《一朵小花》《偉大的七月》《過年啰》《祝福你,親愛的中國》《都香都香》《黨旗飄揚》分別獲中央企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等獎、優秀獎、亞洲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國際微電影藝術節優秀攝影獎、最佳品牌作品獎、好作品獎、優秀旅游作品獎、第五屆中國濰坊金風箏國際微電影藝術家十佳音樂微電影、十優微電影;為湖南廣播電視臺大型紀錄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創作、制作片尾曲《美麗的田野》,該片獲第32屆中國新聞獎典型報道一等獎;歌曲《謝謝爸媽》獲全球華人孝親獎歌曲大賽佳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