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黃友平)近日,歷時一周的2025年九龍坡區“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活動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緊扣“讓文化館成為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主題,通過多元化、全齡化的文化藝術活動,將美育融入群眾生活之中。據統計,線下活動吸引1.3萬人次深度參與,線上平臺輻射2.1萬余人次,為群眾搭建起終身學習、浸潤藝術的廣闊平臺。?

靜態藝術勾勒生活
5月19日至30日,“第二十二屆重慶市美術書法攝影作品聯展九龍坡區選拔展”在九龍坡區文化館一樓展廳展出,展示從全區征集作品中選拔出的40件優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生動展現了群眾藝術創作的蓬勃活力。展覽旨在展現群眾文化創作成果,繁榮文藝創作,推動九龍坡區美術書法攝影藝術繁榮發展,提升廣大市民藝術素養。


動態演出活躍基層
5月20日至21日,九龍坡區文化館組織館辦文藝團隊走進渝州路街道、二郎街道、楊家坪街道、黃桷坪街道,連續開展了4場文藝演出。通過歌舞、演唱、朗誦、時裝秀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吸引5000余名居民現場觀看,為市民朋友們烹制了一道道“接地氣、冒熱氣”的精神盛宴。“以前在電視上看的文藝演出來到家門口,我們還跟著演員一起唱歌,這種身邊的文藝演出太精彩了!”一位居民興奮地說。



傳統文化浸潤人心
5月24日,走馬古鎮民情茶館內,一場浸潤巴渝文脈的周末故事會圓滿落幕。非遺傳承人用方言現場演繹千年神話傳說與鮮活生活故事,觀眾在掌聲與笑聲中感受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的魅力。活動既延續了“以故事傳教化”的古鎮傳統,又展現了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表達,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遺活態傳承提供了生動范例。

5月21日,九龍坡區文化館開展的“以詩潤心,共赴詩意人生”主題課堂,通過解析詩歌的審美價值和心靈療愈功能,結合《春天遂想起》示范朗讀,引領觀眾感悟詩韻中的傳統文化精髓。5月23日,“與人民同行:青年音樂人的民族文化傳承與時代擔當”聲樂講座,以理論+實踐模式探討了民族音樂的創新發展,為青年音樂人注入文化使命。


藝培普惠全齡美育
九龍坡區文化館全面推進免費開放藝術培訓,開設了美術、書法、舞蹈、聲樂、陶藝、詩歌朗誦在內的多類課程,覆蓋未成年人、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不同群體,滿足上班族、老年人等群眾的學習需求。同時,還開設了非遺剪紙藝術、非遺蜀繡藝術課程,既傳承傳統文化,又為群眾提供了豐富的學習選擇,使文化館成為群眾學習藝術、享受美育的重要場所。



數字賦能文化共享
九龍坡區文化館采用“直播+錄播+云展”模式,突破時間、空間界限,實現文化服務的全天候覆蓋。活動期間,依托重慶群眾云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開展了講座同步直播、線上美術書法攝影聯展以及6場(期)學才藝云課堂活動,為群眾打造了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文化生活的線上平臺,搭建起全天候美育課堂。

志愿服務傳遞溫度
九龍坡區文化館以“幸福文化”志愿服務品牌為紐帶,組織文化志愿服務者深入鄉村、社區。在西彭鎮的石塔村和馬鞍村開展了舞蹈和豎笛藝術培訓志愿服務活動;在石新路社區養老院開展了手工制作志愿服務活動;在走馬鎮開展了走馬民間故事講述志愿服務活動,為群眾送去溫暖與文化滋養。


此次宣傳周活動以豐富實踐詮釋“終身美育”理念,讓文化館真正成為滋養心靈、提升素養的精神家園。未來,九龍坡區文化館將持續深化服務內涵,推出更多優質美育項目,讓文化館真正成為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助力全民藝術素養提升,推動群文事業蓬勃發展。
圖/九龍坡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