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范十八句”(歌行)體隨筆
2025-06-12 11:13:20 來源:重慶文藝網

文/凌澤欣

“十八句”原本沒有一種詩體之說,乃范詩銀先生命名,五言歌行體之一種。我以為稱此體為“范十八句”更為得體。2019年6月,中華詩詞名家、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范詩銀先生為重慶詩詞事業三進山城,吾皆有緣左右。其間,詩銀先生的“十八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亦因而萌發了書寫“范十八句”體的愿望。

聽詩銀先生講,“十八句”其實是他依照初唐陳子昂經重慶江津時書寫的《過巴龍門》五言古體詩的句數而得名的一種自創詩體。《過巴龍門》只有十八句,范會長遂將此詩體稱為“十八句”。我把它稱為“范十八句”體,關于以人姓氏命名詩體,不是我的發明,《滄浪詩話》早有前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載:“以人而論則有蘇李體(李陵蘇武也)曹劉體(子建公干也),陶體(淵明也),謝體(靈運也),徐庾體(徐陵庾信也),沈宋體(佺,期之問也)陳拾遺體(陳子昂也),王楊盧駱體(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也),張曲江體(始興文獻公九齡也),少陵體,太白體,高達夫體(高常侍適也),孟浩然體,岑嘉州體(岑參也),王右丞體(王維也),韋蘇州體(韋應物也),韓昌黎體,柳子厚體,韋柳體(蘇州與儀曹合言之),李長吉體,李商隱體(即西昆體也),盧仝體,白樂天體,元白體(微之樂天其體一也),杜牧之體,張籍王建體(謂樂府之體同也),賈浪仙體,孟東野體,杜荀鶴體,東坡體,山谷體,后山體(后山本學杜,其語似之者但數篇他或似而不全又其他則本其自體耳),王荊公體(公絕句最高其得意處高出蘇黃陳之上而與唐人尚隔一關),邵康節體,陳簡齊體(陳去非與義也亦江西之派而小異),楊誠齋體(其初學半山后山最后亦學絕句于唐人已而盡棄諸家之體而別出機杼蓋其自序如此也)。”我所謂的“范十八句體”不同于上文中的“陳拾遺體”,“陳拾遺體”是初唐詩人陳子昂,反對當時宮廷詩人“采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沿襲齊梁浮艷詩風,主張恢復“風雅興寄”和“漢魏風骨”的優良傳統,反映現實、剛健質樸的詩歌。其核心藝術特征表現為多用比興寄托手法、抒發昂揚激越的情感,語言沉郁蒼勁,風格雄渾剛健。“范十八句體”只是定句十八言,押韻。沒有平仄、對仗、粘貼的格律約束。

我已成兩首,因用了排律規格,似乎拘謹了些,我更喜歡詩銀先生自由一些的詩法。

下錄陳子昂一首、范會長八首及拙二首于后,以饗同仁。

過巴龍門

陳子昂

龍門非禹鑿,詭怪乃天功。

西南出巴峽,不與眾山同。

長竇亙五里,宛轉復嵌空。

伏湍煦潛石,瀑水生輪風。

流水無晝夜,噴薄龍門中。

潭河勢不測,藻葩垂彩虹。

我行當季月,煙景共春融。

江關勤亦甚,巘崿意難窮。

誓將息機事,煉藥此山東。

 

詩城奉節歌

范詩銀

丁酉九月初八奉節首屆國際詩歌節開幕之夜,代表中華詩詞學會授予奉節縣“中華詩城”稱號,隨后觀詩詞歌舞,舉城盡歡。

明晚重陽月,為誰今夜白。

舞起萬重山,歌動騷魂魄。

呼號滟澦堆,去帆如箭射。

楊柳紅袖枝,淚花星邊客。

猿嘯青峰薄,砧聲白帝落。

水拍江陵門,風回永安鐸。

筑夢在巴東,從此莫相別。

一峽奉節橙,一笛夔門雪。

一城天下詩,一腔心血熱。

 

白帝城之歌

范詩銀

道是白帝城,遙遙一山青。

西風搖秋草,紅葉已零星。

層燼幾回火,傷馬臥龍廷。

刀彎翻紫銹,篷破生綠萍。

潮漲九層樓,島環碧水流。

托孤淚不止,澀苦先生眸。

拍欄惜滟澦,已向何方堆。

夔門開玉鏡,空旋笛聲回。

繡牖云邊疊,依稀萬里杯。

 

三峽之巔歌

范詩銀

我欲青山許,青山與我約。

寒葉白發依,涼風透衣薄。

我欲夕陽捧,夕陽去無語。

煙低一抹紅,云橫凝不舉。

大江靜如練,簪鬢一支碧。

黛蟬臥素帛,驚向夔門劈。

白帝浮翠螺,分浪幾聲笛。

晴宇半輪月,來照巫山絕。

默默重陽星,撒作雙肩雪。

 

天坑地縫歌

范詩銀

天向一坑圓,苔藤垂舊簾。

日斜紫石壁,云系綠花蟾。

泉滴響秋水,風徊生翠煙。

郁郁夔門草,茵茵來去年。

道翻十八折,劈面又青山。

一縫蒼龍滾,誰知若許深。

分峰穿穹出,石腳應相沉。

無能潛身入,惟夢到地心。

傳呼金剪刀,裁作征衣襟。

 

舟下三峽歌

范詩銀

幾回隨太白,夢里久徜徉。

剛把夔門叩,舟已過瞿塘。

排闥十二峰,揮手呼少陵。

可憐神女小,胡應高唐征。

舟行何其緩,鏡水何其平。

心如新月老,情若青山晴。

分影剪落暉,獨放一江明。

嗚呼五疊水,送我西陵行。

說是桃花好,秋來岸上紅。

 

宜昌秋聲歌并序

范詩銀

自夔門之宜昌,臨江薊下十三詩友聚談,以“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分韻得聲字。感詩友們網名、筆名、微信名之雅,遂于詩中用其意象,寄重陽后三日心中之快。

聽濤一夜聲,寒露薄江城。

家住長安里,半坡紫云英。

紫荷香南浦,小妹詢秋容。

問云桃花渡,忽見梅間竹。

蒼實滴巖霜,清音回霧谷。

問樵訪酋長,夷人不知處。

夫復有何言,漢星不可數。

捧酒說蛙鳴,重陽月半橫。

稼軒西江句,何若此真情。

 

奉節中華詩人節歌并序

范詩銀

瀟灑莫若太白,憂懷莫若少陵,多情莫若夢得......奉節中華詩人節之詩人,又當如何呢?

謫仙去三峽,彩云滿夔州。

太白懸晴宇,來送大江流。

浣花有新溪,翠柳歸黃鸝。

登高賦秋興,心依北斗馳。

踢踏江水平,青山最多情。

佩玉簪彎月,霆霓自在鳴。

君已拂綠綺,我將紫竹橫。

牽手共一夢,相嘯天地行。

吟得千年句,長醉在詩城。

己亥五月宜賓地震次日陪詩銀會長赴江津驗收中華詩詞城市得范十八句

凌澤欣

昨才聞地震,今已風和順。

近水波光碧,隔江山勢峻。

津城蒞范公,匯報呈方陣。

朗朗稚兒吟,溫溫輕雨潤。

親和杜裔孫,指點吳灘鎮。

市井悉尊師,居人爭學韻。

開懷享美詩,解惑分疑問。

四面耳流溪,幾江漁有汛。

何由碌碌忙?又見銀絲鬢。

 

再游銅梁洞贈王真人范十八句

凌澤欣

山頭懸一洞,山石色如丹。

混沌生千古,大名留二仙。

蜀中開勝跡,上下不知年?

俗客雖來訪,紅塵呼又還。

真人王道長,品德豈同凡。

復喚云中鶴,重修世外天。

鑄爐升紫氣,點石化癡頑。

有舍非求得,無為順自然。

磬鐘鳴日月,羽服了因緣。

作者簡介:

凌澤欣,字欣慰,號釣魚臺主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華詩詞學會評論委員會主任,《中華辭賦》編委,《詩詞百家》顧問,中國凌門詩社名譽社長。《詩刊》子曰詩社顧問,重慶市詩詞學會第四屆、五屆會長。

出版《中華詩詞格律及寫作常識講義》《凌澤欣詩詞三百首》《中華對聯入門簡明講義》等冊;有詩詞楹聯作品獲獎及摩崖刻掛景區;多次參加全國、省市詩詞論壇和采風活動,擔任省市及全國詩詞賽事評委或組長;參與組織創建完成奉節縣取得“中華詩城”稱號。